第六章 先例(1/2)
“虽然是有先例,但不能说不是我想的啊!我是站在巨的肩膀上前进,肯定也有我努力的一份子。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林云说。
“那那个先例是?”周梅问。
“先例么——”
林云顿了顿,想长话短说,又觉得太短没意思,便说:“我用讲故事的方式讲述吧——”
“在美国早年间,有一款啤酒叫舒利兹,舒利兹啤酒的创始把啤酒做出来了以后,卖不动,他就到处出差推销。”
“有一天坐火车,在火车上遇到一个老,叫霍普金斯,然后两个老
坐火车聊天,霍普金斯问‘你
什么的?’”
“卖啤酒的答‘卖啤酒的。’”
“‘卖得好吗?’”
“‘卖得不太好,正在到处推销呢’卖啤酒的摇。”
“霍普金斯便说‘那这样,我是做广告的,咱俩现在闲着没事,我给你写广告,免费的,不要钱,你把卖点告诉我,我给你写。’”
“卖啤酒的一听就乐了,说‘我这个啤酒最大的问题啊,它就是没有卖点,跟别的啤酒都差不多,都是德国工艺、德国味,这没啥卖点。’”
“霍普金斯说‘不可能,是个产品就有卖点,怎么会没卖点,来,从到尾给我讲一遍你的生产流程,从
讲。’”
“卖啤酒的就从这个啤酒怎么弄啤酒花、怎么发酵、怎么酿制、怎么灌装、怎么运输,整个讲了一遍。”
“讲完了以后,霍普金斯就说‘行,找到卖点了。’”
“什么卖点呢?”
“这个啤酒在灌装的时候,要用高温纯氧吹那个瓶子,吹完以后再把啤酒灌进去,这样的话,啤酒不会变质,而且感很好,他觉得这是绝妙的卖点。”
“具体怎么作呢?”
“很简单,画一个吹瓶子的图,旁边小标题内容随便填,就跟我这细说早餐制作流程的广告牌差不多,然后上面加一个长标题,就写一句话——”
“每一瓶舒利兹啤酒在灌装之前,都要经过高温纯氧的吹制,才能保证感的清冽。”
“写完了,霍普金斯把广告给卖啤酒的,这卖啤酒的一看,更加乐了,说‘你太逗了,你肯定没卖过啤酒吧,你这一看就是外行、就是不懂,这没法做。’”
“为啥没法做?”
“卖啤酒的也不卖关子,直接说‘这不是卖点,这是啤酒生产的标准工艺,所有的啤酒都要这样吹一下,它不吹就坏了!开什么玩笑?这能拿来做广告吗?一看就没法做,太逗了,别弄了,聊不到一块。’”
“这霍普金斯听了,生气了,说‘那这样,我出钱,你回去打广告,要是赚了钱,你把钱还给我,要没赚钱,这钱算我送你的。’”
“怎么样?你们猜卖啤酒的做吗?”林云问。
“这肯定做吧。”林东海说。
“除非有其他担忧。”周梅说。
林云点:“对,他当然做!稳赚不赔呀!反正是霍普金斯出钱,而且钱还足够多。”
“于是他们签合同,拿霍普金斯的提案回去做广告。”
“现在,假设你们都是喝啤酒的,你们看到一个啤酒的广告,说这个啤酒经过高温纯氧的吹制才能保证
感的清冽,你们会买回去尝尝吗?”
林东海、周梅默默笑了起来。
“会吗?”林云又问。
“可能会吧。”周梅说。
“你们会这么想,真正喝啤酒的更会这么想。”
林云像模像样地说:“我都能想象得出他们会怎么喝,会‘咚咚咚’地倒一杯,然后拿起来一喝,特别气派地说‘嘿,你别说,这感还真不一样。’”
林东海、周梅突然大笑:“这还真有可能!”
“特别像模像样!”
林云摊手:“我们是不相信感有什么不一样,因为我们知道真相,但客
们相信,他们就是这样被引导着产生了心理作用。”
同样的例子他还可以好举几个,比如“农夫山泉有点甜”、“怕上火,喝王老吉”等等,是真是假、目的在哪,一目了然。
“最后呢,这个舒利兹啤酒怎么样了?”林东海问。
“当然是大卖了,做广告之前,舒利兹啤酒只是当时美国排名第五的啤酒,也就在二、三线城市销售,广告出来后,一跃成为全美排名第一的、最火的啤酒。”
“当时美国啤酒流行‘纯啤酒’大战,每家都宣称自己是纯啤酒,在广告中把‘纯’字写的特别大,甚至后来用两页来写这个‘纯’字,但这些做法对消费者毫无意义,因为霍普金斯是第一个做的,还是其中做得最好的。”
“顺便一提,霍普金斯全名是克劳德?霍普金斯,是美国最有名的广告大师,他培养出一个叫大卫?奥格威的徒弟,是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