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章 经史并重(2/3)

说明你与道家有缘。若是别告诉你的,这就回到儒学了或是改进版道学。

见季道统问到留侯世家,众都不知林延是否有功底时。

但见林延微微笑了笑道:“也好,本学士就选圯上纳履的一段。”

没读过史记的,不少也知道''圯上纳履''说的是张良在下邳圯上遇到黄石公给他穿鞋的一段。

季道统目光一凛道:“学生洗耳恭听。”

这时候众翰林露出倾听的色。

当下林延讲述,张良游至下邳一桥上遇到一位褐衣老者。

这褐衣老者看见张良后,故意将鞋往桥下一丢,让张良去捡。

张良看了很生气作势欲打,但看这老者年迈,强忍怒气去桥下捡鞋(欲殴之。为其老,强忍)。

张良捡到鞋上桥后,老者又说给我穿上(履我)。

张良长跪履之,老者大笑,张良殊大惊。

林延讲到这里,向季道统问道:“留侯为何大惊?”

下面的剧,季道统与众翰林知道张良跪下给老者穿鞋后,老者将兵法传授。

一般解读这一段的意思,就是张良德行很好,能给老者穿鞋,如此低三下四,不,是尊敬老。老者觉得这年轻品不错,于是将兵法传授给他。

没错,这是品考验,所以打不还手,骂不还嘴,才是君子所为。

或者说张良这有眼光,提前识出黄石公不是普通,所以故意先装孙子,取得他信任后,再得到兵法秘传。

季道统想了半天道:“学生不知,还请翰长示下。”

林延见季道统没有不知而强答点点,当下道:“留侯何等?韩国宰相之子,刚刚在博沙刺杀秦王,如此之,怎么会容忍老者故意之戏弄。”

众翰林陷思,萧良友问道:“莫非想看老者待之?”

林延道:“正有此可能。老者掷履戏留侯,履之再戏留侯。留侯先怒而后忍,再忍而厚礼,更非常所为,留侯想的是什么?”

众翰林心想,若将张良想成正常之,老者先前丢鞋时,是怒然后忍,后来要履我时,面上不怒,反而跪下给他穿鞋,这不是逆来顺受,而是心底要报复。

若老者穿上鞋后,道一句''老夫方才是戏弄你年轻的'',而这时张良将老者鞋脱下,丢至桥下,又是谁戏谁?

要吊,一定要出乎意料的吊。张良不惜下跪给老者穿鞋,将礼数作足,一忍到底,然后吊

林延道:“留侯为何大惊,因为数回合之中,张良与老者都欲''惊''彼此,出乎彼此意料,但张良此刻已是怒极,老者却大笑置之,说明张良输了。”

众翰林已是震撼,史记里短短几十个字,将一段锋说的如此巧妙。之前那等说张良脾气好,尊敬老,故而忍耐处下,完全想当然的,误了多少子弟。

但偏偏书里不会说的明白,而是让你自己去想,这就是思辨。

然后林延续道,后来老者去而复返,告诉张良五后天明在此见面。

张良此刻受了教训,知道老者是高,跪着道诺。

后天明,张良到了桥上,老者已经到了。老者生气说,与老家约会,你年轻怎么敢迟到,五后再来。

后张良等到鸣后,到了桥上,看见老者又已经到了。老者看见张良怒道,你怎么又慢了,五后再来。

后,张良等到第四夜半即前往,到了桥上后片刻,张良就看见老者,老者喜道当如此。

这一段故事众翰林都知道啊,这是强调我们要守时啊,要培养尊敬老家这么良好品德。

或者是秘籍不可轻授,费心得到的才会珍惜,这又是一个品考验。

但其实不然,老者之前桥上穿鞋告诉了张良一个''忍''字道理,而这一次告诉了一个''先''字。

兵法上争先的道理,每次张良去都比老者晚,那么要想不比老者晚,争到先这个字,就必须比老者有更万全的准备。

坐在桥上苦等五是傻的做法,要想不晚就要在第四晚上,第五天的凌晨赶到。

若是老者第四半夜赶到,张良也可以说,你不是说了第五天吗?你第四天来了,不可以怪我哦。

所以张良第四天夜半来后,无论如何都立于不败之地。张良到后,过了片刻(少顷),也是就是第五天的凌晨,老者稍晚了张良一会赶到后,见到张良反而大喜。

因为他知道张良懂得了他的意思,通过了考验,老者传授张良太公兵法,太公就是姜子牙。

所以这就是道家挑选传的方法,重在一个''悟''字,他不会告诉你办法,而是自己领悟。

大部分解读留侯世家这一段,往往用品行这个方面去解析,往往就是错了。黄石公传授张良兵法,是因为张良有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