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到灯塔去(2/2)
没有规律的事
就是写诗,灵感来了,就会匆匆写下几行,从来不去强迫自己,从来不去修改这些凭借直觉写下的文字。他在互联网上看见一则诗歌征文启事,看了看
期,还没有到截稿时间。每年他都会参加无数诗歌评奖征文,虽然都是石沉大海,但是他依然相信会有出
地之
。他打开文件夹,选出一组自己满意的作品,拷贝到移动硬盘上面。他又记下诗歌征文组委会的地址,然后关了电脑,他走出房间。穿过狭窄的走廊,打开防盗门,他来到大街上,要将自己的稿件寄出去。
冰凉的空气让他感觉浑身发冷,城中村里面的街道崎岖不平,垃圾随处可见,他想起每个月都要
十块钱的卫生费,这些钱真不知道都去了哪里。他穿过十字路
,每个路
的电线杆上面都有一个摄像
俯瞰着来往的行
,可是这有什么用呢?依然是小偷猖獗,每户
家都有小偷光顾的经历,他租房子的那栋三层楼半个月有四户
家被盗。他走到这条街的尽
,来到时光街上寻找着打字复印的商店,往南走了一段路,终于看见打字复印的招牌。他走进一家照相馆,老板正在电脑前面打印着一份文件。
他将移动硬盘
给老板,老板将移动硬盘
(本章未完,请翻页)
递给坐在另一台电脑前面的小姑娘,小姑娘
上硬盘,选中文件以后,开始打印。稿件打印出来以后,小姑娘看了一眼他写的诗,都是繁体字。
“你是诗
?”小姑娘说着话,用好奇的目光看着他,仿佛不相信站在眼前这个民工一样的男
会写诗。
“不是,只是喜欢写,业余
好。”他有些自卑,羞于承认自己是诗
,既没有作品发表,又没有诗歌获奖,他怎能是诗
呢?他只是将自己写的诗放到互联网的诗歌论坛上,现实之中,他没有勇气面对周围嘲笑的目光,仿佛只有
神状态不正常的
才会去写诗。
“我上中学的时候也迷恋过诗歌,很崇拜诗
,就是自己写不出来。”小姑娘一边将诗稿递给他,一边说着话。他有些受宠若惊,第一次因为诗歌受到别
的尊敬。他把打印诗稿的费用
给老板,转身走出照相馆。
他来到中山路一家邮局,里面寄信件的
寥寥无几,现在已经不再是一个写信的年代,没有
还会想起给远方的朋友送上一份文字的祝福。他要了一张大号信封,写上地址,然后将稿件装进信封。每次寄稿件他都是用挂号信,他觉得这样每份稿件编辑就会亲自阅读,他不知道那些著名文学刊物每天都会收到几麻袋来自全国各地文学青年的信件。编辑审稿的时候,会将麻袋里面的信件倒在地上,捡起一摞稿件堆在桌子上面,打开一封迅速看上几眼,如果其中有一行文字能够放出光芒,也许编辑会继续阅读。阅读过的稿件又被扔在地上,又会装进麻袋,隔天就会进
废品收购站。
“到台湾需要半个月的时间,如果是急需,最好是用特快专递。”邮局的工作
员看了一眼地址,给他提出建议。
“挂号信就可以了,只要不会丢失就行,特快专递太贵了。”他觉得花那么多钱寄稿件有些舍不得,毕竟现在还是只有付出,没有回报的阶段,他不想再增加自己的经济负担。
走出邮局,他感觉浑身轻松,每次寄出一份稿件就是寄出一份希望,他觉得自己总会有梦想变成现实的那一天。他走在大街上,已经在城市里面渡过无数冬天,他觉得自己没有任何变化,还是和刚来城市的时候一样,他换过无数种工作,只有他心底的文学梦依然如旧。他忽然想起波德莱尔,那个
黎街
无所事事的游
者,一脸
郁的表
低
思索着自己的诗句,对周围的世界视而不见,高傲的与现实做对挑战世俗的观念。然而他不可能成为波德莱尔,他没有富裕的家境可以让自己任意挥霍,也没有机会进
文学评论家出
的圈子,更不可能去环游世界,他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够出版一本诗集。也许兰波身上能够看到他的影子,他也是从少年时代开始写诗,只是没有兰波的天才,也没有遇到独具慧眼的魏尔伦的欣赏与支持。诗,只是兰波青春岁月的灿烂火花,这段诗句一样迷
的时光远去以后,兰波离开城市,离开诗歌,成为一个大地上漂泊的异乡
。他却不同,诗一直陪伴了他三十年,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孤寂
生里面亲密的伴侣,只要活着,他不能没有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