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铁弗狡诈徒 拓跋也曾强(2/2)
权者对本族子民,一样也是不遗余力地压榨。
这是时代的背景和局限。
总而言之,赵猛的叛塞,与自己的利益有关,与南匈部民不堪压迫也有关。
羊髦继续说道:“赵猛旋即败亡,其子投奔鲜卑拓跋部,其本部则由赵猛的兄弟赵训代领。
“赵训,便是赵宴荔的曾祖。这个时期,恰是拓跋鲜卑再次南迁之际,他们与赵猛、赵训部成为了紧邻,错居杂处,婚姻频繁,於是出现了许多鲜卑与匈的杂种后代,‘铁弗’的称号,便是在这时出现的。”
“这么说,‘铁弗’之号出现的年距今不远。”
“正是。”
“拓跋鲜卑与铁弗匈,如卿所言,倒是颇有点血缘关系的了。”莘迩笑问刚刚转回的秃勃野,“勃野,卿知此乎?”
秃勃野没有坐,立於火畔。
他身材高大,衣襟被夜风吹动,飒飒作响,观闻之,如玉树之临风。
秃勃野从容地笑答道:“它名拓跋,我自号秃。将军,就像末将此前说的,鄙部与拓跋部早就分开,已是两家了。”
拓跋鲜卑於数十年前曾经强盛过,一度号称控弦百万,西唐末年,也曾生过“今中原无主,天资我乎”的贪念,并自立为王,后因内,陷
长达十余年的王位之争,於今元气未复。
其部而下占据的代地(主要的区域在后世的张家、大同、呼和浩特、包
之间,北到二连浩特等地),北邻柔然,西近铁弗匈
,南与鲜卑慕容氏的魏国接壤,为对付柔然和铁弗匈
,它们与魏国算个盟友,此回魏国北伐柔然,拓跋鲜卑亦有出兵相从。
在定西国夏的眼中,拓跋鲜卑与鲜卑魏国、铁弗匈
和蒲秦,没甚不同,都是敌
。
听了秃勃野的回答,莘迩心知他是在委婉地表达忠诚,笑了笑,亲热地拍了拍他的胳臂,拉他在身边坐下,没再继续此一话题,问羊髦道:“铁弗匈与拓跋鲜卑有血缘关系,赵猛败亡,其子尚投奔拓跋;士道,为何近代以来,铁弗与拓跋却多相斗?”
“我朝迁鼎之时,拓跋鲜卑正盛,赵猛之子赵虎初臣服之,后自以为众落稍多,乃举兵外叛,与白部鲜卑联手,寇攻朔州的新兴、雁门。朔州刺史因召拓跋鲜卑,合兵进击,大之。
“赵虎引残部西朔方郡。从那以后,赵虎、及其子赵豹子,到现在的赵豹子之子赵宴荔,祖孙三代,便以朔方为基,先附伪秦,蒲秦建国,又附蒲秦,常与拓跋鲜卑战斗,胜少败多。”
听完这段历史,莘迩叹道:“难怪时评价铁弗赵氏,以‘叛服无常’为贬!”顾对左右,感慨地说道,“
孰无志?赵虎祖孙,本匈
贵种,不甘
下,可以理解,但不顾实力不足,因一己野心,妄图天命,致使连年战火,累及部民,己身获狡诈之恶名,却就是鼠目寸光!”
到的此世一年,“天命”之说,莘迩虽然不信,却也能够乡随俗,随手借用了。
秃勃野等都一副赞同的色。
秃勃野佩服地说道:“将军对铁弗匈的评议甚是。”不知为何,他突然想起了且渠元光,心道,“元光那蠢猴子,不也是这样么?‘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从学
师多年,唐
典籍里的灼灼言句,他半点也没学到!”
莘迩不了解这段历史,却是不知,原本的时空中,“天命”还是给了铁弗匈一点的,后来建立“夏”国的赫连勃勃,就是铁弗匈
。比照这个时空铁弗匈
部大的传承次序,赫连勃勃的父亲刘卫辰,大致就相当於现下的朔方占据者赵宴荔。
秃勃野亲自带给莘迩搭好了住帐,夜色已晚,莘迩
帐休憩。
从军带的帐篷不多,大部分的兵卒只能露天睡觉。
莘迩原本想着与兵卒同甘共苦,但羊髦等以他“身为主将”为由,坚决请求他在帐中休息。
羊髦等说的有理,这一次远袭,已经很危险了,作为主将的莘迩要再感个冒、个烧,没有
指挥作战,那这场仗就不用打了。因此,莘迩接受了他们的谏言。
当晚,如前几夜相同,秃勃野、向逵、魏述三营环绕莘迩的主帐,三番宿卫至晓。
第二天一早,三军开拔。
在元光等找到的泉眼处取够了备用的水,行到下午,前边斥候来报:离温池已经不远。
经温池北上二百里,便是莘迩此战的个目标,秦时的河套故城三封县。
羊髦的两条计策,需要提前准备,以候投使用了。
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