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连环虚声势 蒲茂意决矣(1/3)
令狐奉给莘迩的任务十分明确。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此战的目的不在略地,而只要能调动蒲茂的部队,使其放弃攻打冉兴,北援朔方,就行了。
羊髦的两条军事献策,都是围绕这个目标而定的。
朔方郡设立於秦朝中叶。秦朝设立此郡,是为了阻止匈由此南下。朔方郡当高阙之南,凭借长城、北边的
山和黄河之险,自设立之始,便是控扼“通川”、“要害”的咽喉重地。
最早的时候,朔方郡下辖十县,河东、河西各五县,后到秦朝后期,国力衰微,河西的五县被全部撤销,仅保留三封、临戎、沃野三县的名字,皆迁河东。
但是,三封县的故城遗址还在。
唐鼎西迁,北地诸族,战不止,兵强马壮者为王,蒲秦也罢,铁弗匈
也好,其主皆非甘於守成之君,不肯被拘限於河东的河套地区之中,因此,朔方目前的占据者赵宴荔,便将三封故城略作修缮,遣了一部
马在此驻扎,充作是朔方向西边延伸出去的钉子、耳目。
无事之时,此处可权做朔方郡的外围据点。有事之时,即为朔方或蒲秦进攻定西的前哨。
羊髦的建议是“将军引骑,越千里流沙而袭朔方,随行粮秣,仅敷月半之使。今之战策,宜以决为上。我部俱骑,利弊各半,利在朔方多漠野,我部能够隐蔽行踪,转战;弊在我部缺乏大型的攻城器械,且无步卒,攻城小难。
“既宜决,攻城又难,何以完成王命?髦以为,唯当求计以见效。”
莘迩当时问道“计故自佳,然计将安出?”
“将军帐下多胡骑。大王收胡组军,事已外传,朔方必有闻焉,而同时,他们一定想不到我部的到来。将军因是,可择鲜卑义从若,令扮作逃亡的北山鲜卑部民,混
三封城中。
“内外夹攻,三封取之易也!”
莘迩前世读过《三国演义》,他记得在此书中,似乎有过多次与羊髦此计类似的用计。
这种“赚开城门,打下城池”的计策,说来简单,然欲用到实处,并不容易。
在绝大部分的战斗中,事实上,都是根本无法使用的。
但眼下,却刚好可以用上此计。
因为,正如羊髦所言的,铁弗匈“一定想不到我部的到来”。我在暗,敌在明。三封城的守军根本不知莘迩部的接近,也就是说,此时此刻,他们一点警惕都没有。鲜卑义从赶着驼、马,以逃亡为借
,请求进城,三封守军贪其财货,度料之,铁定是不会将他们拒绝在外的。
一切如羊髦所料。
秃勃野亲自带了百余义从,乔装打扮,为了真起见,还选了二十余个没有留胡子的,装成
,赶了三四百
的骆驼、健马,成功哄开了三封县的城门。
伏在远处的莘迩等看到他们进
城中。
莘迩笑对羊髦说道“卿计成矣!”
秃勃野带的都是勇士,个个体格强健,气息剽悍,城下城上的看,他们低俯的,能暂时哄住守军,一进到城中,很快就会露馅。事不宜迟,莘迩立刻下令,兰宝掌等各引部曲,从沙丘后
冲出,数千条马腿,践踏出滚滚的沙云。数千胡骑吹着
哨,杀奔三封。
三封城内的守军还没有反应过来,秃勃野从骆驼上抽出利刃,一个唿哨,百余勇士齐齐取刀进斗。秃勃野接连砍倒三四个铁弗甲士,引众组成骆驼阵,牢牢把住城门。
三封县内的铁弗驻军不多,四五百而已。
莘迩与秃勃野的夹攻之下,不到一个时辰,城池已告易主。
严袭所部的五百唐甲骑,
马甲重,不便参加巷战,没有进城,带着甲骑们的从侍轻骑们,绕行於外,凡是有从城中逃出的,尽数截下。
初战告捷。
莘迩没空庆祝。
羊髦的两条计策是连环计,前计关系后计,时间非常急促。
为防消息走漏,影响下步的计划,按照羊髦的建议,没有留俘虏,把投降的全都杀了。
随之,在城中稍作休整,他率军继续进。
三封向南、向北、向东都是沙漠。向东百余里,在沙漠的边缘便是黄河。黄河对岸,是朔方郡的河东诸县里,离三封最近的临戎。
穿过百里荒漠,次午时,到达了黄河西岸。
乞大力率引前锋,夺占了一个渡。全军渡河。临戎在望了。
羊髦的两策,第二策即是怎么打下临戎。
他对莘迩的建议是“攻克三封以后,将军引部疾行,渡河东至临戎。三封之败,临戎守军必不可知。将军可择胡骑,换上铁弗匈的戎服,佯作溃逃,故技重施,再克此城!”
胡们受唐
文化的影响,如今也很相信五德终始之说。
唐为火德,戎服尚赤。建立蒲秦的戎此前是匈
秦国的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